臺中市休閒農業專區
共 108筆資料,第 1/4頁, 筆
-
臺中市休閒農業
項目:相關指引
臺中市擁有豐富多樣的休閒農業資源,目前包括:11處休閒農業區-各具特色,結合農業體驗、自然景觀與地方文化。34家合法登記休閒農場-提供多元農遊體驗,安心又好玩。14家同意籌設休閒農場-持續投入規劃中,未來將帶來更多優質選擇。無論是親子同遊、學校戶外教學,還是旅人慢遊,臺中休閒農業都能帶來結合食農教育、自然體驗與在地文化的美好旅程。 臺中市11處休閒農業區簡介: 匠家故鄉休閒農業區:以藺草編織文化為...
-
臺中市農村再生
項目:相關指引
臺中市農村再生目前有 61處農村社區 通過農村再生計畫核定。本府彙整並提報各社區之年度農村再生執行計畫,協助爭取農村再生基金補助,辦理各項軟硬體建設及推動農村產業活化與推廣活動。 已核定社區名單(61處): 新社區:中和社區、馬力埔社區、大南社區、協成社區、福興社區、東興社區、慶西社區、崑南社區 豐原區:鎌村社區、公老坪社區、東湳社區、東陽社區 和平區:大雪山社區、松鶴社區、達觀社區、...
-
后里區貓仔坑休閒農業區
項目:后里區
貓仔坑休閒農業區內風景秀麗且擁有完善的環山步道可供健行,區內主要栽培作物有高接梨、柑橘、柿子,桃、李、梅及甘蔗,也有許多重要的遊憩資源,包含石虎、樟樹及各種動植物自然生態資源、自行車道及登山步道等景觀資源、朝昆宮、后里佛教蓮社等人文資源、蘇如東老宅及江家、謝家古厝等歷史資源,讓每一位來到后里的遊客採購享用純淨的天然農產及貼近貓仔坑的自然景觀! <鳳凰山步道> 位於鳳凰山農場後方,銜接觀...
-
和平區大雪山休閒農業區
項目:和平區
大雪山休閒農業區橫跨臺中市和平區中坑里與東勢區隆興里、福隆里,主要農業作物為高接梨、甜柿、冬筍、桃、桶柑、椪柑、番茄、火龍果、百香果、咖啡及香菇等,素有「水果之鄉」的美譽,沿途可欣賞多層次的林相,到呈現立體分布的景點遊歷,見識到不同海拔的景色。在一次遊程內可體驗到低、中、高海拔的氣候及多元產業景觀。本區亦為通往大雪山森林遊樂區的必經之地,大雪山森林遊樂區每年吸引大量遊客來此爬山健行、賞鳥、賞楓等休...
-
和平區德芙蘭休閒農業區
項目:和平區
德芙蘭休閒農業區是泰雅族原住民聚落,主要農產水果為甜柿、柑橘等,並保有原始的自然生態,林相、動植物種類極為豐富,隨處可見二葉松、五葉松、香楠、雅楠、山麻黃等多種原生植物,蟲、鳥、蛙、蝶等更是不勝枚舉,是許多生態觀察、攝影者的天堂,常吸引不少遊客前往遊玩。鄰近有八仙山森林遊樂區、谷關遊樂區、參山國家風景區等觀光景點。 <美麗多變的松鶴> 在不同季節、時間展現松鶴彩虹、雨後松鶴、晨曦松鶴、...
-
大甲區匠師的故鄉休閒農業區
項目:大甲區
匠師的故鄉休閒農業區位於大甲區,昔日之藺草編織工藝師傅之發源地,故取名為「匠師的故鄉」,是臺中市唯一濱海休閒農業區,濱臨臺灣海峽,內藏豐富農漁文化和自然生態,海濱有石灘地可以欣賞美麗的夕陽,貝類、候鳥、招潮蟹、水筆仔、潮間帶生態豐富,加上迎風搖曳的向日葵、美味的芋頭創意特色料理與充滿童趣的農村焢窯樂,以及在地文化特色的藺草編織、農特產品、大甲芋頭、親自體驗及創作DIY,很適合農業體驗和環境教育一日...
-
新社區抽藤坑休閒農業區
項目:新社區
抽藤坑休閒農業區榮獲107年和110年休閒農業區評鑑茁壯獎的殊榮,因地處山林間除山區常見昆蟲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昆蟲明星為螢火蟲。近年本區大力的推行螢火蟲復育,成為本區最優質的生態資源。由於抽藤坑及暗影坑溪水源注入,山區原始林木保存完整,自然生態豐富,在每年的4月間是螢火蟲盛產的季節,彷如星光般迷人,是區內的生態旅遊特色之一,更有親水公園戲水消暑、觀察生態夜間螢火蟲、果園採果品嚐新鮮水果、農夫市集...
-
東勢區梨之鄉休閒農業區
項目:東勢區
梨之鄉休閒農業區榮獲107年和110年休閒農業區評鑑卓越獎和模範獎的殊榮與取得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整合軟、硬體規劃包含梨文化館導覽、開放觀光採果、咖啡及蘭花生產、登山步道、特殊景觀、自然森林生態、陶藝木雕漆藝工程等,區內滿山遍野果園,鮮豔翠綠,果農工作穿梭其中,構築最美的景色。沿途中,路旁的落羽松在秋天時期更顯色彩繽紛,高聳五葉松蒼綠勁挺,在每個轉彎都能發現新的視野、新的驚奇,登上頂峰,不同的時...
-
外埔區水流東休閒農業區
項目:外埔區
水流東休閒農業區榮獲107年和110年休閒農業區評鑑茁壯獎的殊榮、第一屆金牌農村競賽優等與取得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外埔區以葡萄產業及製酒產業最為著名,素有「葡萄酒的故鄉」之美譽,另外結合特有「水流東」河階台地景觀、桐花步道、高鐵觀景台、農夫市集等景點,推廣深度農村旅遊。 <虎腳庄農夫市集> 在地農產品透過農夫市集展售,達成地產地銷,並可直接了解食物的生產過程,且強調從農場到餐桌的最...
-
石岡區食水嵙休閒農業區
項目:石岡區
食水嵙溪是大甲溪的支流之一,全長約15公里,除提供飲用水及農田灌溉外,更擁有許多水生動植物,生態資源豐富且多元,是自然生態教室也是體驗大自然的最佳去處。 食水嵙休閒農業區結合區內多元生態及遊憩資源,包括有景觀木橋情人木橋、五福臨門神木、樹之王觀光植物花園等知名景點,位於情人木橋旁的石農廣場則設有石農咖啡,是食水嵙休閒農業區中重要的景點之一,區內設有石農廣場河岸觀景台。石農咖啡美食館位於情人木橋旁,...
-
太平區頭汴坑休閒農業區
項目:太平區
頭汴坑休閒農業區以『頭汴坑枇杷』、『酒桶山』、『蝙蝠洞』最為聞名;而『酒桶山』和『縣道136』更是自行車族熱愛的路線,從酒桶山上面向大臺中盆地,可遠眺台中都會區、視野遼闊、寧靜而優閒,可稱為中部地區之「陽明山」。 頭汴坑的枇杷果粒大、質感好,色澤橙紅且甜而多汁,品質優良,享譽全台,因而太平頭汴坑享有『枇杷的故鄉』的美名;另有龍眼、荔枝及蜂蜜、咖啡等特產。除此之外本區定期舉辦「枇杷節」、「荔枝節」等...
-
新社區馬力埔休閒農業區
項目:新社區
馬力埔休閒農業區榮獲110年休閒農業區評鑑茁壯獎殊榮,內有豐富水果和花卉,結合花海發展在地農特產品及採果採菇賞花多樣體驗、原生植物、溼地生態解說,讓新社花海的美麗感性和知性兼具,區內更有具歷史意義的古厝,老厝中有豬寮、古井、大灶等、馬力埔彩繪小徑、導覽解說及水頭水尾古樹,為超過400年2棵老樟樹,歷史人文與自然生態展現現代農村美感,週邊亦有休閒旅遊設施與景點,包括休閒農場、觀光休閒果園、特色美食。...
-
東勢區軟埤坑休閒農業區
項目:東勢區
軟埤坑休閒農業區榮獲107年和110年休閒農業區評鑑模範獎的殊榮與取得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地處入口是天公廟後方則是最受人喜愛的天梯健康步道;往區內走還有觀光農園可預約採果體驗、到薯良驛站做植物染,還有附近的親水公園,很適合家庭憩水遊樂。每年春天在螢火蟲復育區可賞螢。區內長年水量豐沛,供應溪岸的農業用水,溪中生態豐富魚蝦成群,自然環境佳而成為動植物的天堂,也是螢火蟲的棲地。 <天梯健康步道&...
-
新社區協成社區
項目:新社區
菇鄉協成 產業新活力 協成社區位於新社區西邊之村落,民國六十五年期間引進香菇栽培,經過不斷的研究與改良目前香菇已成為社區最重要經濟作物,而菇類也從早期段木種植改良成以木削裝於塑膠袋內,作為太空包栽培,大大提升產量並保有多種維他命及豐富多醣體,香菇寮及本社區協中街上的香菇街形象商圈也是協成社區常見的文化景觀。 協成社區擁有好山好水,氣候環境及地理因素都相當適合香菇產業的發展,因此形成富具地方特色的香...
-
外埔區六分社區
項目:外埔區
六分再生 感動加分 六分社區面積約4.0319平方公里,佔外埔區全區面積9.5%。外埔區六分里得天獨厚位居大甲平原東邊河階地形,位居高點,適合鳥瞰,一眼可見三十公里外的天地。南北有大甲、大安兩溪環繞,又有二條高速公路交流道通往此地。平時有葡萄、水果、花卉四季變化的芳香。鳥瞰全台最漂亮的河階地形,看車輛與流水的溜滑梯,看水圳導引向東南西北灌溉農田。在「天馬農場」與梅花鹿、象龜、河馬等和三、四十種溫馴...
-
新社區崑南社區
項目:新社區
七分熟的蔬果天堂 社區位於臺中市新社區西北邊崑山里,北鄰近石岡區龍興里,西接豐原區南嵩里,南為新社河階台地與永源里相隔,東以食水嵙溪為界接鄰大南里,共有4個聚落組成。 崑山古名「七分」,地處新社台地西側,早期地區內缺乏水源,多為看天田,農民僅能種植地瓜、蘿蔔及旱稻等維生,生活環境相當艱困。而後導入引水設施與技術提升,引大甲溪水源調節和灌溉,加上勤奮的居民,故得以栽培出許多優質農特產品,以一級產業為...
-
新社區大南社區
項目:新社區
樂活 永續 耀動大南 臺中市新社區大南社區位於新社區大南里,新社區原屬平埔族巴宰海族的樸仔籬社之生活區域,經過好幾次的移民,形成平埔族的新社,大南社區擁有13個河階地特殊地形、地質景觀,河階群裡有豐富的鄉土教學資源,更有淺海相化石層地理、地物可資教學的運用,是為聞名遐邇的新社河階群。 大南社區氣候怡人,自然景觀優美,且汲取白冷圳伏流水作為灌溉用水,適合發展成為農事專業區域,社區內農作物以香菇、蔬果...
-
豐原區公老坪社區
項目:豐原區
桔柿起飛 傳承公老 公老坪社區位於臺中市豐原區東方台地,東北邊與石岡接壤,是南嵩里最東邊的區域,面積大約200公頃,是一個非常平坦的台地,約354人。據說社區早期因依賴許公老發現的ㄧ泓山泉飲用,未有充分水源可供需水作物灌溉,因此栽種甘蔗,曾設有一糖廍,後來不敵日本人帶來現代化管理與科技製糖,糖廍遂廢,只留下當時製糖榨蔗之石輪,現今成為公老坪歷史之寶。公老坪台地約兩百公頃,皆為山地保育區宜農地,一級...
-
大安區龜殼社區
項目:大安區
生態秘境 龜殼好漾 龜殼社區位於臺中市大安區溫寮溪南岸,西臨臺灣海峽,東與大甲區交界,北隔溫寮溪與海墘里、西安里、松雅里接壤,南邊與中庄里、福興里為鄰,面積約367.87公頃,位居大安區的中心位置。 一、地方生態的保存本社區轄內沿海擁有一廣闊濕地,孕育著各類頻臨絕種的動植物,豐富的濱海生態環境是上天賜給龜殼社區一個無可取代的大禮物,但是由於尚未列入保護區,也尚未有計畫性的保護和保育工作,一但遭到破...
-
大安區頂安社區
項目:大安區
芋稻頂安,富媚社區 頂安社區位於臺中市大安區之北邊村落-頂安里,北傍大安溪,西臨臺灣海峽,南與永安里相接,東與大甲區江南里相鄰。聚落由東而西依次為三十甲、頂大安、田尾、田心仔,面積約為274.58公頃。頂安社區為傳統農村社區,早期主要作物為水稻,但由於氣候變遷加上東北季風影響,二期稻作生產風險提高,經濟效益大幅萎縮,加上社區人口老化,近年來改以芋頭輪作,提高經濟效益。目前政府政策更迭,農村再生政策...
-
大甲區文曲社區
項目:大甲區
文曲社區|青蔥香‧人情濃 文曲里位於台中市大甲區最南端,地處大甲溪北岸,涵蓋「六塊厝」與「水汴頭」兩個庄頭。居民以農業為主,地理環境與人文歷史使本地成為典型的農村聚落。早期,文曲地區原隸屬大安鄉,與鄰近的東安村互動頻繁。至大正9年(1920年)7月行政區劃調整後,六塊厝改隸屬大甲區,成為今日文曲里的行政範圍。 青蔥之鄉.百年傳承文曲社區長年以農業為主,主要農作物包括水稻、芋頭與青蔥。其中,粉蔥是最...
-
霧峰區桐林社區
項目:霧峰區
桐林社區|山林與文化共舞的自然樂活村 桐林社區坐落於臺中市霧峰區東北側丘陵地帶,桐林社區擁有遼闊的山林景觀與豐沛的自然資源,海拔約50至450公尺,東鄰南投縣草屯鎮、國姓鄉,北接太平、大里區,南連坑口里,地勢自東南向西北傾斜,北溝溪、中坑溪、南坑溪三溪匯聚,綠意環繞,面積達1,978公頃,是一處融合自然生態與人文藝術的活力農村。 生態環境豐富,探索自然的教室桐林地區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設有青桐...
-
外埔區水美社區
項目:外埔區
水美社區|漫步忘憂田園,走讀客庄文化的自然聚落 水美社區位於臺中市外埔區最西南端的高崁地帶,水美社區倚靠大甲溪畔,與清水區隔溪相望,地勢開闊、景色宜人。鄰近國道3號大甲交流道,交通便利,是一處兼具自然風光與人文底蘊的農村聚落。 忘憂谷四季風光,繽紛農田繪出幸福色彩水美社區幅員遼闊,總面積達668.75公頃。田園景致隨著四季變化—春有綠毯新芽,夏賞稻浪起伏,秋迎花海繽紛,被譽為外埔的「忘憂谷」,是遠...
-
東勢區中嵙社區
項目:東勢區
梨響生態 文化客庄 由於本社區因高接梨創造農業經濟奇蹟,帶動了本社區經濟效益,於103年成立了「梨之鄉休閒農業區」,將本社區由一級產業升級到二、三級產業創造更大利基,提高農民收益。此外,中嵙社區80%為客家人,客家人特別注重教育,有「晴耕雨讀」的家訓,所以當中科國小921震災後重建得佛光山捐助且以社區居民參與方式重建,特別強調客家聚落格式建築;同樣的地方文化館-「梨文化館」興建時亦採社區參與方式,...
-
霧峰區丁台社區
項目:霧峰區
木耳登台聲響亮 日出耕種飄米香 丁台社區為傳統農村社區,為處都市邊緣,南來北往交通要道貫穿,在地農業人口及外來人口會集,又由於傳統農業生產風險提高,經濟效益逐漸萎縮,造成社區產業受到社會變遷加速之影響,傳統農業、小型工廠及服務業摻雜的現象。政府農業政策逐漸推展綠色照顧與經濟循環,而農村再生由下而上的機制,提供丁台社區居民有機會結合農業生產、產業文化、自然生態及閒置空間再利用等發展需求與資源,確立未...
-
新社區慶西社區
項目:新社區
幸福滿滿香菇里 慶西豐收好福氣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以農村社區為發展主軸,讓具有不同區位特性之農村適性發展,依照區域產業、自然資源與社會文化之特性發揮區域擴散,建構不同功能屬性的區域發展網路,且因應社會及氣候變遷的衝擊,透過智慧科技創新與社會創新形塑韌性農村。並擴大多元參與,引進新的觀念與活力,強化跨域整合推動平台,扣合生產、生態、生活及夥伴關係,著重於小農、食農教育、人力回流、科技、再生能...
-
大甲區太白社區
項目:大甲區
十里長堤佑太白 泉鄉芋稻似仙境 1.火炎山十里長堤構築於日治時期,以【五抱一的乾砌石】堆疊而成,是前人的智慧結晶,也是臺灣最長的美麗石堤。站在石堤坡頂,俯瞰北堤東路排列整齊的路樹,傍晚西看落日彩霞,南面鳥瞰鐵砧山,大安河床溪遍布大小不一的塊石、卵石、飄逸的芒草花隨風飛揚,東有高速火車奔馳,東北側更有綿延不斷的火炎山山脈,令人心曠神怡,有置身於世外桃源的感受,猶如來到了人間仙境。2.冷泉是本社區的秘...
-
新社區東興社區
項目:新社區
日出東興 悠活再生 本社區屬於典型的農業地區,居民以客家人為主體,是一個較為封閉、保守又勤儉的社區,長久以來,仍保有相當純樸的民風。許多人認為東興里地區的客家族群最沒有客家味的一群,但是就因為其所處的空間、文化背景的不同,才能以更寬廣的心胸接納來自泰雅族、閩南族群、外省族群及新住民族群,更透過族群間相互尊重,所以創造出「山城客」的獨特風格。本社區發展希望透過此計畫能凝聚社區居民對社區的認同,提升居...
-
清水區楊厝社區
項目:清水區
海風、落山風、大楊采風 楊厝社區位於清水區行政區域東北隅,距市區約8公里,東臨清泉崗空軍基地,西近鰲峰山公園,北與海風里為臨,南與吳厝里為界,面積約222.78公頃。地處大肚山臺地,地質為紅土壤,土壤因富含鐵、鋁等金屬離子,經長時間的氧化作用而形成了紅色的氧化鐵、氧化鋁。紅土壤因滲水性不佳,因此本地有句俗諺「好天硬梆梆,壞天湳湫湫」。本區因無健全水利灌溉系統,故長年為旱作區,務農需依賴老天降下雨水...
-
外埔區馬鳴社區
項目:外埔區
水沓湧筊馬、芋見蝠稻來 馬鳴社區位外埔區的中心偏東方,西臨中山里、鐵山里,南連永豐里,北與廍子里相鄰,因自然環境特殊,為典型的「河階地型」,地勢較低很適合農牧經營,因有大安溪水及崁下泉水,農作產量多,品質好,遠近馳名。 水沓原是灌溉水道,因地形落差關係,發展成本區特有景點,在湧腳馬水沓同一條路線上有一座神秘洞(蝙蝠洞),據社區耆老的分享,以前是有蝙蝠出入,但因環境變遷現今較少出現。社區高鐵橋下有一...
共 108筆資料,第 1/4頁, 筆